1920_200px;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两会上的种业声音,传递出哪些信号?

编辑: 来源:酒泉奥凯 更新于:2022-3-14 阅读:

徐大勇提到,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约近600家,在三级农业科研体制架构中处于基础地位,更加接近生产需求,育种区位优势突出。我国每年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约5000个,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的占到70%以上,为我国水稻、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。

“但是,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,存在问题较多。”徐大勇表示,具体表现为功能定位不清、各地农业科研缺乏合作机制、研究成果没有充分应用到实际以及经费来源少等问题。为此,徐大勇建议,要加强顶层设计,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尽快提上议事日程,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发展需求,作好规划,合理布局。

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,加大资金支持力度。以国家产业体系为抓手,继续稳定支持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市级育种单位,对其育种设施和科研条件改善也应列入国家支持计划,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。他提到,国家和省应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层级的区试站,改善试验条件,保障品种比较试验质量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:关注粮食安全和种子“卡脖子”问题

“种业是农业的芯片,关键技术又是种业的芯片,根本上说都是粮食安全的问题。”吴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种业和粮食安全是他近两年关注的重点领域。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全国政协委员,今年吴德将携6个提案参会,他表示要继续“为农业建言”。种业创新研发需要联合攻关

2022年,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。

如何打赢种业翻身仗?近两年,吴德通过不断走访基层一线调研,对此有一些较为深入的思考,并准备今年提交相关的提案,“种业问题本质上也是粮食安全问题,我建议建立健全种业关键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体系。”

去年5月以来,吴德从种子资源保护、种业基础研究、关键技术研发、种业企业培育、成果转化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调研了80多家育种企业、130多个育种科学家(科研人员)。“在种业创新的关键技术研发上,我们还存在很多短板。”吴德表示,“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,但是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材料就是核心育种材料,共享体系还不完善,难以联合攻关,导致无效益、无价值、无面积的三无品种很多。”

“国家需要在育种材料共享和种业技术联合攻关上,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。”吴德建议,比如组建政府主导,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科研人员组成的非盈利第三方机构,对核心育种材料进行评估,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课题组间的交流共享机制。他还认为,低质量的育种数据不能够支撑先进的育种方法,产生良好的育种效果。因此,还需要建立种业的大数据平台,同时摒弃低质量甚至不真实的数据,“这种数据会严重影响种业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。”吴德建议,在育种体系内引入纪律监察机制,对品种转化与推广效果进行监管,构建数据造假和三无品种的追溯机制,确保种业政策体系廉洁高效运作。

1234

上篇:

下篇:

CONTACT US
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Copyright © 2017-2024 版权所有: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