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0_200px;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不断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

编辑:高阳 来源:百家号 更新于:2023-11-10 阅读:

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

我国城乡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,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、基础设施建设、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性金融的发展,也影响其更好发挥助农支农的作用。比如,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率不高,农村地区基础金融覆盖面不足,不少农村地区资产抵押、流转、处置体系不健全等。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,应坚持在加强政策性金融自身建设的同时,积极做好外部环境建设,增强对政策性金融资源及其他金融资源的承载保障能力。一是健全基层金融服务体系,科学布局政策性金融、商业金融、互助性金融等各类金融机构,积极整合金融机构网点和人才队伍,加强村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,疏通金融资源向基层地区流动的传导机制。二是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,推动政府性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,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。三是统筹完善配套政策,积极开展财政引导、金融支持、土地流转等方面政策创新,调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两方面的积极性。四是夯实政策性金融的科技支撑,推进无人机、卫星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应用,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化水平。

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

财政投入是政策性金融的重要资金来源,亦是政策性金融兼顾政策调控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政策性金融服务的供给者众多,对于财政资金支持的诉求亦有所区别。应立足各类政策性业务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,更好实现财政资金投入的预期效果。首先,破解农业政府性担保机构的发展瓶颈,持续扩大业务规模。健全针对此类机构的可持续资本补充、风险补偿机制,加快完善银担合作机制。对于支农成效显著、经营管理规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,依法合规提高其倍数上限。其次,坚持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,推动农村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总量稳定增长。进一步提高对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,守牢粮食安全底线。用好用活财政资金奖补政策,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,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农业新兴业态的避险需求。最后,健全信贷风险补偿机制,对各类金融资源形成有效引导。在当前以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下,应鼓励各级财政立足实际出台贷款贴息、风险补偿等措施,积极解决金融支农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,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更多流入关系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,同时,通过引导各类金融工具实现功能互补、优势互助,反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,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。

12

上篇:

下篇:

CONTACT US
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Copyright © 2017-2024 版权所有: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